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写作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8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患病、搀扶、积淀、坎坷、富饶、萦绕、哭泣、泯灭、抒发、委婉、跌宕、倔强、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2、检查自学情况。

(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

(2)通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

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

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

2、学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旁回响起来。

2、听二胡曲《二泉映乐》。

3、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用一句话简单说说感受。(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4、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读读。

二、精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括号标出,小组进行交流。

2、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

(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

板书:琴声倾吐情怀

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1)出示: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地表现出来的?

板书:委婉连绵赞叹怀念思索

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

(2)出示:

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

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板书:深腾跌宕表达抒发

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感情。

直到感情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

(3)出示: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

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 https://www.1mi.net/ 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

2、第一自然段。

(1)播放慧山录象片段。

(2)交流家乡的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3)指导朗读。

3、第二自然段。

(1)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

(2)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吐”、“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4、第四自然段。

(1)从“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等词语可看出他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

(2)磨难并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生活的热爱。所以“但是”、“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等应重读,表现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3)练习朗读。

5、第四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中秋之夜,月光依旧,泉水依旧,可听泉的阿炳已经经历了无数坎坷,不再是十多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了,两个“想到了”,两个“渐渐地”和“听到了”后面并列的短语以及语意未尽的省略号,准确、生动、充分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万千感慨。他触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

6、第六自然段。

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

四、配乐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部分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指导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1、激发兴趣。

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泉声,心潮起伏,用琴声倾吐了满腔的情怀。读了第四第五自然段,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

2、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按先环境描写,再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顺序背。

3、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顺序: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琴声的内涵。

自由背诵。

二、朗读课文

1、感情朗读全文。

2、欣赏读。

三、总结全文

1、再次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感受乐曲传达的丰富内涵。

2、总结: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四、说话练习

1、激发兴趣。

现在你就是那个中秋之夜搀扶阿炳来到二泉的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一句话说出来。

2、同桌练习说。

3、指名说,评议。

五、布置作业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地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赏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

板书: 6、二泉映月

倾吐

琴声 情怀

动人心弦 积淀已久

委婉连绵 赞叹……怀念……思索

升腾跌宕 表达出……抒发了……

舒缓而又起伏 他爱……他爱……

恬静而又激荡 他爱……他爱……

教学后记:

篇二:《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说明: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有志竞成”中的一篇文章。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刚直顽强,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学情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二泉映月》,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音乐和表达乐曲丰富内涵语句的意思。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阿炳坎坷的人生,关注《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孕育”过程。

教学过程:

一、重温“二泉映月”美景

1、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过去了,音乐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抔净土之中。然而,他钟爱一生的美景依旧。让我们再次来到无锡,来到无锡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赏“二泉映月”这道醉人的风景。

2、出示课件:

茫茫月色 月光如银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抽生朗读,其他同学欣赏。教师激励评价。

“一组灵动的文字,就是一幅曼妙的风景。让我们再读这组词语,用我们甜美的声音唤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学生齐声朗读。

(过渡)天上的明月啊,圆了又缺;惠山的清泉呀,依然清洌。看着这月,赏着这泉,似乎依稀听得见阿炳踽踽而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篇三:《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节。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二泉映月》,一起读课题目。

二、发现一处美景

1、同学们,大家都已知道了《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就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

2、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志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师生交流)

3、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

4、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

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5、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三、感悟一段人生

1、面对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一片黑暗!

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还是一片——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永远都是一片——

2、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找出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笔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读课文、写感受)

3、通过阅读感悟理解“坎坷”。

4、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听,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

(生根据四个不同场景,想象阿炳的卖艺生涯,写下来)

5、我们用真情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太多的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这一切,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6、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一段坎坷人生!

四、欣赏一曲音乐

1、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引读:渐渐地,渐渐地——

想到自己被水果店的老板辱骂和毒打的那一幕——

引读:渐渐地,渐渐地——

想到别人吃着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刻——

引读:渐渐地,渐渐地——

……

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

渐渐地,渐渐地——

(生读,满怀激情地读)

2、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信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

(播放《二泉映月》乐曲,生欣赏)

3、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4、《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看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分别读开始、高潮部分)

5、回忆《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生再读高潮部分。

6、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

(生再读尾声部分)

五、体会一片情怀

1、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尽管社会是如此黑暗,他是如此穷困,他还要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

3、我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啊。

4、让我们再次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生再读)

5,但是,在五十年代,在那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

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绝世才华,孤独的阿炳,只好把自己的琴声倾吐给这——二泉映月,他的人生,他的情怀,随着他的琴声融入了——二泉映月。

1、这真是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啊。

2、齐读最后一节。

篇四:《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运用“饱经沧桑、泯灭、萦绕、跌宕、不朽”等词语。

3、通过描写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品词、品句,品读,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琴曲意境等句段所传递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二胡曲《二泉映月》和课件。

预习要求:

1、把课文读流利。

2、课前搜集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阿炳的生平、惠山二泉及二胡曲《二泉映月》,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

师:(板书课题)这是一首著名的曲子,谁创作的?(阿炳) 同学们对阿炳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预设:

阿炳的原名叫华彦钧,是一位民间艺术家。

阿炳很小的时候他母亲就去世了,爸爸是一个道士,他只能称父亲为师傅。

阿炳双目失明后,被道观里赶出来,上街流浪,他的身世很悲惨。

阿炳不仅二胡拉得好,琵琶也弹得很好。

小结:

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曲子,但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六首。当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第二次去给阿炳录音的时候,他已经不幸去世,成了音乐界的莫大遗憾。《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你们想听吗?那么,你准备怎么听? (用心倾听)

二、用心灵倾听 。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说说你从音乐里听出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

2、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师:这位苦难的艺人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的名曲呢?打开书用心地去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饱经沧桑、积淀、坎坷、萦绕、泯灭、抒发、委婉、跌宕、静影沉璧等词语。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自然段:写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

第二自然段:听泉赏月,师父教诲。

第三、四自然段:十多年不幸经历,激发创作欲望。

第五、六自然段:倾吐情怀,成经典名曲。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坎坷,感悟情怀。

1、(音乐起)又是一个中秋夜,双目失明的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又来到了二泉。夜深人静,月光清冷,他静静地聆听着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什么声音呢?(大屏幕显示)齐读: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他似乎听到了,真的是泉水在叹息哭泣吗?(不是)是谁在叹息哭泣?(是阿炳)谁在倾诉呐喊?(是阿炳)阿炳听到的不是泉声,而是自己的心声。你们听,他的心在(范读)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到了吗?把阿炳的心声读出来——(齐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听着这样的心声,我们不禁要问了,阿炳为什么要深沉地叹息,伤心地哭泣,激愤地倾诉,倔强地呐喊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寻找答案吧。

4、交流反馈:

(1)因为家乡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自己再也看不到了。

(2)因为阿炳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

5、师:惠山二泉,景色迷人,以其独特的美景名闻天下,尤其是中秋皓月下的二泉更是楚楚动人。课文中作了生动精练的描绘,老师摘录一些词出示:

(展现一组风光,屏显词语):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碧草如茵 野花遍地

茫茫月夜如银月光

涓涓清泉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6、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他看得到吗?(看不到)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是黑暗。)在他的眼前有的只是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阿炳心里是什么滋味啊?(惋惜、无奈、伤心)所以,听着那如泣如诉的泉声——“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7、(1)山水依旧,物是人非。这十多年,他是怎么过的?

指名读,大屏幕显示:“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靠卖艺度日。”

(2)透过这短短的两句话,我们似乎看到了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请你展开想象(伴着《二泉映月》老师开始叙述)

a、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怎样卖艺?

b、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样卖艺?

c、一天,阿炳发烧生病了,为了度日,他又是怎样卖艺?

请你选择一个画面,想象他是怎样度日的?

学生交流:

师:阿炳坐在二泉边,听着听着,没听到奇妙的声音,听到的是:(学生接读,再次感受)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阿炳被苦难压倒了吗?(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没有被压倒?

齐读: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阿炳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所以听着听着,他听到了深沉的叹息,听到伤心的哭泣,听到了激愤的倾诉,听到了倔强的呐喊。他要与命运抗争。

师:为什么阿炳的苦难只能倾吐给月夜听呢?

他的叹息声有人要听吗?(没有)

他的哭泣声有人要听吗?(没有)

他的倾诉声有人要听吗?(没有)

他的呐喊声有人要听吗?(没有)

师:所以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

下节课我们品读琴声,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阿炳的身世以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用心去聆听琴声,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琴声,体会内涵。

1、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阿炳的心声。

(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配乐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领略这首不朽的名曲。)

师引读:起初……;一生跟读:这似乎……

师引读:随着……;一生跟读:它以势不可挡……

师引读:月光照水……;全班跟读:阿炳用这动……

2、师:同学们,其实琴声的变化可以用一条曲线画出来的。来,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边读边画。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3、师:同学们,你想过吗?琴声之所以会这样变化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是因为阿炳在演奏的时候,他的情怀始终是在变化着的。)怎样变的?再读课文。

4、读后交流。

开头时——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高潮时——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结尾时——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板书:赞叹 怀念 思索 抗争 向往 爱……

5、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乐曲,走进阿炳的内心。

(1)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此时情感还没有恰当的表达出来。

(2)师:多么委婉的琴声,多么感人的文字,老师也想用心灵来诵读这段文字。

师范读。

(3)分三部分指名读,适时评价点拨。

随机齐读。

(4)生合作配乐朗读。女生读开头部分;男生读高潮部分;最后全体读。

(5)配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6、师:一位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一位靠着卖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作品?

齐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师: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引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全文。

1、再次聆听这动人心弦的音乐。音乐响起……

2、总结:

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战胜苦难吧!

四、说话练习。

1、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

搜集交流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身世有必要的了解,为学习下文打基础。

教给学生“用心灵倾听,用心灵诵读”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尽快走进文本。

教师入情入境的引导学生读,使学生逐步走近阿炳。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词语,想象着读,读中想象,初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惠山二泉”的美丽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惠山的风景依旧,但阿炳什么也看不见了,联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于是产生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此环节的教学中,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阿炳经历的坎坷,抓住“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靠卖艺度日。”这个重点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读,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剖析“积淀已久的情怀”。为接下来理解《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作好铺垫,从而实现先悟情后入境,水道渠成。

随着音乐的快慢舒缓、跌宕起伏,师生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领略不朽的名曲,解读阿炳的心声。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表现的不仅仅是苦难,更有一种超越苦难,战胜苦难的精神动力。所以要给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精神种苗,这也是对这首世界名曲的最好诠释。

篇五:泉映月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出示二胡图片,认识二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映月》。

二、背景介绍

华彦钧(小名阿炳):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同年出生)。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二泉映月》中“二泉”指什么?

“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器乐《二泉映月》

1、《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及形式是什么?

2、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背景简介:

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学唱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1、表露出的无限的感慨——为什么我会这样瞎、穷?

2、从平静转为激昂。表现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3、请同学模仿引子中叹气的声音演唱好引子部分。

4、在教师带领下演唱主题部分,注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介绍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具体由课件展示)

作品欣赏

1、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

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四、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

(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

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

(2)播放音乐主题

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

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

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最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合适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

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

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

g、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

五、拓展延伸

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

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2、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

师:《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请同学用铅笔在音乐的伴奏下为阿炳或二泉映月画一幅画。并讲解你的作画意图。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篇六:《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大家知道《二泉映月》是谁创作的吗?

3、你们对阿炳有什么了解?

二、欣赏乐曲,走近阿炳

1、阿炳是一位苦难的艺人,是一位民间艺人,一位盲人艺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有名二胡曲。

2、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3、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首《二泉映月》呢?请把书打开,自己读课文思考。

三、以词带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词语,点名朗读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2、启发学生竖读:每列分别写什么?应该怎样去读?

3、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四、抓住重点,精读课文

1、请大家拿出笔,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听”的句子。

2、交流:

第2节: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了吗?师傅又是怎么说的?

第3节:小阿炳长大了,他又听到了什么?

第4节:又逢中秋夜,他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亲说错了吗?

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阿炳双目失明后的感受。

3、你们看到过卖艺的人吗?展开自己的想象,阿炳卖艺时是怎样的情景?

出示:

情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

情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

情景三:一天,阿炳病了,~~

播放《二泉映月》,导语激情,让学生选取一个场景,闭上眼睛去想象阿炳卖艺的情景。

指导朗读课文第5节。

4、出示课文第6节内容。

阿炳为什么只能把自己的情怀倾诉给月夜?

循环播放《二泉映月》,指导朗读课文。

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阿炳,他靠什么来支撑?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1、出示小泽征尔在指挥《二泉映月》后说的一句话: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提问:小泽征尔要跪阿炳的什么精神?板书: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

篇七:《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

2、《二泉映月》是什么?

(1)是一首二胡曲

(2)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3、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把你看到惠山的景色都划下来,好吗?

二、新授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生交流

(1)学生说:

(2)美还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说

(3)学生说:月光……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3、同学们看,这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你们最喜欢哪处风景,你们就放声地去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1)指名读(学生说他的“淙淙”的音没有读准)

老师想请一个学生读“静影沉璧”。老师来读,你们感觉自己看见了什么?

学生说:沉下去的应该是月亮。

(2)还有哪个地方你很喜欢,请你为一个学生来读读

学生读

学生再读其他的话语

(3)你们想看看这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吗?

(4)课件播放,教师语言过渡

4、同学们,美吗?我们一起来通过朗读感受着美美的句子吧

(1)学生读

(2)请大家接着说说惠山和二泉的风景(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3)教师语言过渡;二泉是风景,非常的美。二泉是一首二胡曲,她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吗?

5、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给学生欣赏

(1)这曲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啊?

(2)学生说:优美、动听

(3)这优美的曲子是谁创作的呢?(介绍阿炳)

(4)你们能不能通过预习,告诉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吗?

(5)学生说:他看不见东西;阿炳生活中十分坎坷;遭受别人的歧视。

(6)同学们,面对生活困苦,他屈服了吗?

6、课文哪里说他没有屈服呢?请你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自读,放声读

(2)师生交流,阿炳屈服了吗?

学生说;阿炳对音乐的热爱,他多么希望有一天……

她找对了,还有谁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呢?课件出示

再指名读:……我听出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齐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7、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而他现在能够看见吗?他只能看见什么?

(1)学生说:他十分的寂寞、困苦……

(2)他带着一颗颤抖的心,操着二胡演奏起来。

(3)和着音乐再读课文的四五小节,体会他的心境,看看你们听到什么,看见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8、师生交流:这时阿炳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对生活的热爱

(1)找到这段话,读一读,看看阿炳究竟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2)学生读

(3)指名读

(4)还有补充吗?再读

(5)学生再读

9、课件出示:

起初,琴声……恬静而又激荡。

(1)你觉得哪一段旋律最吸引你?指名读,并指导朗读

(2)还有同学希望其他段落的吗?

(3)随着旋律东西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篇八:《二泉映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来历以及曲作者阿炳艰难的人生之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语句。

热爱民族音乐,懂得音乐可以表达心声,战胜苦难。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引发质疑。

板书课题,刚刚看到这样一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二泉在哪里?二泉映月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自由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可能会通过你的读书迎刃而解,有的问题则需要深入地学习包括和老师、同学的交流、碰撞才能够明晰。

针对最初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初步感知“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旋律。

初步概括:二泉映月是什么?

引发二次质疑:说到二泉映月是一首曲子、一首二胡曲、一首阿炳创作的曲子,此时的你又想问什么问题?(阿炳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想表达什么?这首曲子为什么能够享誉海内外?……)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出示阿炳塑像:这就是二泉映月的曲作者阿炳(简介阿炳)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文字一同走近阿炳,走近阿炳的心灵世界,走进阿炳的音乐时空。

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尤其要读准生字的读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检查读书情况:主要指导读通读顺、不读破句,合理停顿。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提问:文章哪些段落写了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创作的过程?(4——5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质疑:为什么原来听不到任何声音,现在却能够听到这么多的声音?理解“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此时,如果你置身在葱茏的树林中,眼前是一轮明月,一泓清泉,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欣赏着摇曳的藤萝,你的心情如何呢?然而这么美妙的景色阿炳却再也看不到了,永远也看不到了。他只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只能听到发自他心底的那些声音。

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默读2、3课文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答案,看看师父说了什么让他这样铭刻于心,自己又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的感伤?

出示四幅图画,使学生感受阿炳的生活,并选择一幅用文字表达出来。汇报反馈。

思考:阿炳叹的是什么?哭的是什么?诉的是什么?喊的是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小结:阿炳能够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源于他特殊的经历。然而却并非有这样经历的人都能够成就这样的作品。你认为阿炳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还有什么原因?(对音乐的热爱,良好的天赋)

补充资料:阿炳五岁,就跟随父亲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并且学习各种乐器演奏。他冬天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弹琵琶的指弓;夏夜,为了避免蚊咬,双脚浸在水里习拉二胡。他迎着晨风吹笛,用铁筷子敲打方砖,练习鼓点、板眼,还经常跟着父亲出外拜忏、诵经、奏乐,众多的道家音乐活动,使他的音乐技艺超群出众。

阿炳创作了很多曲子,据不完全记载,大概有二百多首,但是留下录音的只有六首,这首曲子也是后人命名的,为什么一定要叫做《二泉映月》呢?(触景生情,即兴而成)

小结:让我们在音乐与文字中再次走进这个说来普通又极不普通的民间艺人阿炳的情感世界。(配乐范读第五段,学生谈感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在朗读中理解:升腾跌宕

高昂?

势不可挡?

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支撑

这些词汇,在理解中体会人物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很多伟大音乐家都是苦难的超越者,贝多芬是聋子,但耳聋后他创作了振聋发聩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在36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但他是是世界公认的“音乐神童”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看待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应当是看其生命的长度,也不是看他遇到了多少苦难与挫折,而是看他如何超越苦难来提高其生命的质量。)

五、拓展研读,提升认识。

(一)谈感受:

国庆10周年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二泉映月》还入选了世界十大名曲。现在,《二泉映月》已经有了何占豪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储望华改编的钢琴独奏、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等西洋乐器改编曲。中国乐团出访外国的时候,《二泉映月》通常为首选曲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人)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阿炳的人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但阿炳的音乐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

请记住这样几个名字——杨荫浏、张瑞、闵惠芬、宋飞……(他们拯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遗产,并能够发扬光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

(二)听歌曲《二泉吟》同时出示《二泉吟》的歌词

再次谈认识:《二泉映月》是什么?

六、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首曲子

一段人生

一番情怀

一种精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29938.html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优秀8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