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写作 > 党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党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党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是用最凝练最精准的语言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全新表达,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本质与方法、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表征着社会主义民主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可感可行。

  一、从主体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是指民主主体的“全覆盖”,反映的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体现在党的领导下要创造人民的联合,凝聚人民的团结,重点要关注贫困群体。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众多人的集合体,而不是指单个个体。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它解决的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正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国家权力归属问题、国家权力管理问题、人民参与和自治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权力归属问题是最本质层面的问题,是实质民主的要求和体现,如果权力归属问题不解决,后面两个问题无论解决得有多好,都只是形式上的民主。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民主及其实现程度,是由其特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资产阶级民主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它维护的是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和统治,本质上是资本的民主,其多党选举制就是将资本的经济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结果必然导致“金主政治”。而我国,近代民国初年民主党派林立,民主共和实践搞得热闹非凡,但都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就是没有解决好权力的归属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体现劳动者利益、为劳动者服务的新型民主。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他说共产党人已经找到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党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政治建设的本质,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质民主和形式民主的统一,就是要处理好权力归属、权力管理、人民参与和自治问题的全面贯通和有机统一。

  (二)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关键是要创造人民的联合,凝聚人民的团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就是要保证人民意愿的代表性、广泛性和真实性,体现人民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尽管人民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界别以及不同的团体,都是在工农联盟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力量,其政治身份和政治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过协商可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是主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是依靠力量。同时要清楚,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是要成为巩固和发展人民联盟的领导力量,党领导的核心使命就是要创造人民的联合,凝聚人民的团结。人民联合与团结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这样,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唇齿相依,命运与共。

  (三)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贫困群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问题。“全覆盖”就是全体人民有意见表达的通道,有收集、整理、反映这些意见的机制。从理论上讲,民主有可能成为多数人的民主,可能会发生“多数人暴政”,忽略少数人的利益诉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从2015年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小康路上的“一个也不能少”,目前正朝着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相比之下,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民主。2022年9月的雅典民主论坛,美国经济学家杰弗瑞·萨克斯直言不讳地说,“美国是一个蓄奴的、执行种族灭绝的国家,为了延续白人文化而屠杀印第安原住民。令人惊讶的是,今天的美国看上去还是老样子,尽管我们的社会确实比过去更加多元化”。“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最残暴的国家一直都是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贫困群体的关照检验着一个国家的民主成色。

  二、从过程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是指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保障,而且贯通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全过程,同时还覆盖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全领域,从而保障民主可感可行。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体现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为实现党治国理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有效的制度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我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新型政党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度的基础。这一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有利于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集团利益而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民主权利,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基础。重要政治制度就是由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派生而来的具体的主体性制度,它包括我国政治体制、法治体系、党的建设制度等,这些重要政治制度规范着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人民民主的方方面面。以上这些制度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又内在统一,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要坚持用这些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贯通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政治实践与政治生活的全过程。从政治学角度看,民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分散的人民意志形成一致的集体意志,能够按照集体意志行使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权力,并且使集体意志能够得到所有成员的自觉遵行,这本身需要复杂的程序和过程才能实现,而投票表决只是这个复杂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民主选举是指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协商是通过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种形式的协商,保证人民的诉求和意愿得以有效表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民主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民主协商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延展了民主的内涵。民主决策既是对民主协商结果的确认,更是民主协商结果的细化和筛选。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集人民意见,吸纳人民智慧,形成人民共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管理是指人民群众有机会有渠道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在各项事务中承担相应权利与义务,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民主监督是指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具有对各级国家机关和一切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上述这些民主环节集中反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实践,它超越了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西方式“选举民主”神话,创造了人类民主制度的新形态。

  三、从效果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是指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以及民主效果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结合。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每年召开的两会是中国民主的宏大盛宴,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是政府问计、社会问策、人民问政的民主互动和参与,展现了中国民主的真实图景。人大、政协代表提出的议题所涉及范围之广问题之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会关键词的不断变迁,就是民主领域全覆盖的鲜活证明。从城镇化、医患矛盾、居住证制度、房地产税、教育公平、网购立法、制度反腐、机构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法治国、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这十年来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党治国理政攻克的难关。这一个个两会热词,记录着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沧桑巨变,勾勒出中华儿女民生福祉的幸福画卷。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

  (二)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有益尝试和实践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提供了现实有效的途径,贯穿于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并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吸纳的参考,有益的建议在法律中得到体现。正因此,基层立法联系点被人民群众形象地称为国家立法“直通车”。这种民主立法机制打通了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直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路径,实现了立法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民主表达、民主决策“声气相通”,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所谓的“街头政治”“院外游说”等口惠而实不至的民主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还体现在是否建立民主成效的评价标准,它涉及到民主自觉与自信的问题。众所周知,民主的评价标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的“八个能否”标准,即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由此得出,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体系进行评价,判断其好与不好、运行效能良好与否,需要从国际环境和该国的文化、政治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去研究和分析,更为主要的是看是否满足该国现阶段的国情社情,是否得到该国民众的肯定和支持。2021年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个能否”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即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这些重要论述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达到了全新的理论高度,也为我们评价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具体的价值标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54693.html
党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