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写作 >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3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本学期,我开始教一年级,由于前几年自己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教学工作,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挑战。第一次走进一年级教室,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你,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但是课堂上的一个个让人苦笑不得的场景也是让我始料未及的。在课堂上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许多规矩都不清楚,许多意图不能很好的表达和接受,任你的嗓门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过不了三分钟他们还是该说说该玩玩,全然不顾你的感受导致第一节课后嗓子哑了,汗水湿透了全身,顿时我觉的自己一下子走进了空旷的原野,有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哎!没办法,只好转变战略战术,由野蛮变温柔,一个劲的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会的东西真多”,没想到竟然有了小变化,一个个都开始表现自己,想得到夸奖和赞美。原来有时候换种方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我认真研究教法,阅读肓儿书籍,研究一年级学生特点,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蓦然回首,发现我也收获了许多……

一、儿歌促学,培养课堂常规好习惯。

后来,我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掌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其他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发现儿歌特殊适用我们这种大容量的班级 。例如:课前迅速使学生安静坐好组织教学的一问一答式口令:

师:一二三。生:请坐好。

师:请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来写字。生:我就跟你来写字

师:小眼睛。生:看黑板。

师:小耳朵。生:仔细听。

我的课前预备操: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预备操,

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索。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

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YEAR!

其次,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定要舍得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假如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重,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预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假如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些小奖励,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会有提高,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二、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爱好

一年级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一般以老师为中央,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时刻都要注重本人的言行举止,一年级教师尤其要注重,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爱好。我不仅让他们和老师交朋友,而且还和书中的数学伙伴“笑笑” 、“调皮”、“聪明老人”交朋友,我既做教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堂上我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暖和的语言为学生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自然就“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三、创设情景,创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让他们喜欢学。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要从培养他们的学习爱好入手。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所以每次上新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今年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差,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很难。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马上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它们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9。过了一会儿,小猴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给它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又如“0”的认识这一课我也上成一节故事课。以小兔采蘑菇、拔萝卜为线索,先由老师讲,然后可引导学生看图续讲,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并训练他们的看图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以游戏为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重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能防止课堂教学后期轻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再让学生来比较第5个小朋友和5个小朋友的异同,有抽象变为直观,使学生易于接受。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亲自动手,在操作中手脑并用使学生乐学、会学。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注重力不轻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我让学生把在家里玩的计数器带来摆在课桌上。老师在大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自己的小计数器上拨珠,并回答以下问题:“计数器上原来有几个珠子?又添上几个珠子?一共有几个珠子?几添上几是几?”通过实际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为了讲1~10各数的顺序,我让同桌两个同学一人摆小棍,一人摆数字卡片。横着摆一根小棍,小棍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1的卡片;摆两根,小棍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2的卡片……学生边摆老师边板书:“1的前边摆数字几?为什么?”使学生明确0是起点,在第一根小棍的左边摆数字0。在此基础上,我把板书的小棍图变成了尺子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排列顺序,2在1的后面,3在2的后面……学习了数序的知识。

六、注重运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习爱好。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详细形象的思维阶段,正在从详细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一年级儿童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积极性,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重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4-2”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时,老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4个苹果,现在你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所以说“减法中的减号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过详细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就很轻易把握新的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以学生身边的认识的事物为基础。另外,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来举例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爱好,集中注重力。

另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

七、不足与困惑

这学期,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的同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三班学生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有限,而且学困生的面很大。以至于我设计的同一节课在三班完全行不通,这是令我最头疼的问题。每次新课,我都设计着两种不同的教案。如何对三班的孩子施教呢?明明知道学生知识点没有掌握可就是没有机会,与家长沟通解决不了,课上点拨不解决问题,没有最佳时机帮助这些大面积的学困生。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真想让每位学生学都能学地好,当然我会更加努力,力争让每位学生得到较大进步。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是可塑的,而我们正肩负着启蒙的重任,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为孩子们加油,也为自己加油!

篇二: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二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用数学的需要。

首先以东东家搬新房这个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东东用气球布置房间情境,与课前谈话内容不落痕迹地衔接起来,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形象生动,所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比较容易调动,做到了始终让学生进入在生活情景中用数学的状态来进行探究。其次是在巩固规律时,用挂风铃、设计地毯的环节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导下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

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学生一年级已经学过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因此,课的开始组织词语接龙游戏等,通过和学生的聊天、游戏、猜谜,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规律,起到初步感知的作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排列表演、用符号,用数字来代替摆卡片,让每个孩子在操作中再次感悟,体验到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也使得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数感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也不是那么的牵强生硬,使学生对循环排列的规律有了更深的体验。

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的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发现规律:创设东东家搬新房这个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排列表演,在四个人不停地依次做排头,揭示出了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让学生对规律的一种初步的意会和感悟。

2、合作探究,说清规律:在这个环节中,我把教材提供的有效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不同方位角度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体会前、后、上、下四个基本排列规律的教学,初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这个版块中,由于学生在表述上的不方便,有了使陈述更方便的欲望,这时引导学生用符号,用数字来代替已经水到渠成,让每个孩子在操作中再次感悟,体验到轮换规律的方法,也使得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数感不再成为一句空话,也不是那么的牵强生硬,使学生对轮换规律有了更深的体验。

3、变式练习,感受规律的多样性:俗话说“学以致用”,我们的课堂不是演戏,热闹,好看,而是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通过房间两侧的布置,为后面的独立练习做好铺垫,在独立练习中,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了思维的伏笔。以摆-说-看,再摆-再说-再观察-再归纳的程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摆一摆自己创造的规律,说一说自己的规律,看一看人家的规律。然后再来摆一摆人家有意思的新的规律,在脑子懂得的基础上形成口头语言来表述这一规律,接着通过观察比较第一个向后和最后一个向前这两种形式的规律,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异同,达到巩固规律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4、创造规律,服务于生活:运用巧妙的语言过渡,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他们在具体的创造操作过程中,有了独立思考的动力,设计出了个中规律,散发出了创新的火花,在最后反馈中,又回到了今天的学习主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厚实。

整节课我以“主题情境”活动为主线,以“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美。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大部分学生从开始摆出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到接受新知识一步步在交流中学会一种又一种图形移动的规律;少数程度好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学习他们创造出来的机会的同时又尝试在前面的基础上迁移性地创造出更多新的规律。

这堂课上下来,自己觉得任务还是基本完成,从学生作业来看,他们掌握的情况还是可以的。但回过头来看课堂过程,发现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上课时操之过急,给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时间较少,就匆匆让学生说,在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楚的情况下,又有点代替学生说。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我增加了表演的次数,拉长了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这堂课中我的教学语言仍旧不是很简练,而且评价语言还是不够,评价的艺术很缺乏。

篇三: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三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春游情境,一统全课。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春游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知识的轻松获取。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有目的"加以引导观察,从养殖场主题图中所提供信息,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以更好的发挥教材的作用。充满童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高度感知,数一数谁多谁少,教给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是下面抽象思维的一次热身,这样由浅入深的思维训练更有成效。多一些,少一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课上应放手让不同的学生说,让学生有不同的说法,教师只需适当引导。新内容“少得多”的获得,是在对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中揭示的。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有效的提问:为什么不选76人而选12人呢?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与疑难处茅塞顿开,“少得多”的提出不着痕迹,水到渠成,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更胜一筹。数学课同样肩负思想教育的任务,教师的适时一问,教育学生尊敬老人,礼貌待人,思想教育的渗透合情合理。枯燥的数字形象化,生活化,变得栩栩如生,这样的设计正是学生所喜欢的,富有人文气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出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教学中小结是教师的拿手戏,本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体现自我主体作用的小结,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的探索者,发现者,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学生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课已尽而味无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27041.html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3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