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写作 >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优秀9篇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优秀9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上册政治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初一上册政治教案 篇一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教学重难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

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人下降到2003年的2900万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什么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什么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突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国内外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余作业

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我国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异同。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篇二:初中七年级政治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回顾体会自我成长,总结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

2、学习校规校纪,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了解自己的角色变化,学会承担新的责任。

课时:

2~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从昨天的小学,到今天的中学,有许许多多的变化。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变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正是这种种变化,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对我们来讲,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学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我们就先从中小学学习上的变化谈起吧!

2、讨论

1)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

课本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讲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进入中学,课程的门类多了,课程的内容加深和系统化了,学习任务变重了,难度也加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加认真、更加努力。找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的地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同时,初中教师会更多地指导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你认真看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吗?

3)你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了吗?(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角色变化,课本第16页)

生理上的发育——长大了

心理上的发展——更有思想、更独立

不能还是把自己当小孩子,不能再一味依赖长辈,要培养自己独立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思考:我心目中的中小学生(课本P16)

能够基本生活自理、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够独立进行一些是非判断

3、总结

教师:成为中学生,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角色、新的任务。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附:

1、作业:怎么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2、初中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解决方法

1)转变角色,改变看法。自己已经从一个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了,要认识这一点,承认这一个变化,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2)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习能力,改变学习方法。学会预习、复习,不仅善记忆,还要善思考,这样才能理解老师和教科书的要求,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能自己纠正、补救,努力做到自主学习。

篇三:七年级政治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运用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和勇气;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重点】

:分析领奖台的诱惑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领奖台的诱惑。

【教学难点】:

如何对待游戏机的诱惑。

【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课:(潘多拉魔盒体验)从前,有个人捡到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这人开始吓了一大跳,没敢打开盒子。后来,他经常想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最后经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还怎么样呢?“(留下悬疑)今天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个魔盒,里边放着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大家一定不能在上课期间打开。提问: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盒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盒子带给我们的这种吸引就是诱惑。在我们身边到底有哪些诱惑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身边的诱惑。

一、身边的诱惑

诱惑:吸引、招引。(汉语词典)

活动一:寻找我们身边的诱惑。(四人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记录、发言)

在我们的身边,充满吸引力的事物有那些?提示:天气渐渐变冷了,早晨一听到闹铃响起就能立刻起床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可见,有些同学受到热被窝的吸引。幻灯(1)图片展示:美食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提示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

讨论归纳:我们身边的诱惑:知识、书籍、漂亮衣服、零花钱、精彩的电视节目、游戏机、网吧……

(过渡):我们列举了很多的诱惑,这些诱惑就像我们手中的魔盒一样,到底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刚才很多同学提到电子游戏的诱惑,老师作一个现场调查: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喜欢玩电子游戏呢?为什么喜欢?请大家畅所欲言。

归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子游戏呢?它有什么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吗?它有什么需要我们提出批评的地方吗?

1、电子游戏的诱惑:

活动二:我谈电子游戏的利与弊。

幻灯(2)玩电子游戏的利:

①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

②提高反映速度,锻炼眼耳手脑并并用

③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

④增长电脑知识……

幻灯(3):播放flash《网》请大家结合实际谈谈玩电子游戏的弊:

①一旦沉迷,损害身心健康(视力下降、手麻、背痛……)

②影响正常学习,导致成绩下降

③影响家庭稳定、幸福

④受暴力、色情信息影响,降低道德水平,诱发违法犯罪的产生,破坏社会的稳定……

上一周星期六我校初二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区上的体育比赛,其中三名同学没有按时到校,最后在网吧找到他们,学校的通报批评已经贴在公告栏里。我们联系自己,想一想:面对电子游戏的诱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归纳小结:适度玩,把它当作一种休闲娱乐,选择内容健康、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在时间安排上适度、有节制,自觉约束自己。

(拓展):虽然,我们认识到电子游戏在适度、健康的情况下对我们有一定的好处,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对待学习和游戏的关系上,也要分清主次,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过渡)在flash中,这位同学开始时有没有意识到上网(玩电子游戏)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电子游戏等不良诱惑具有可怕的特征。

幻灯(4)驴子与蝙蝠的故事。

我们刚开始时讲的故事中,那个人最后经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灾难。原来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全都是邪恶。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不良诱惑的特征:隐蔽性、危害性。

诱惑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

(过渡):是否所有的诱惑都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诱惑起着促进作用?

活动三:魔盒游戏。

在座的同学中有多少坚持没有打开盒子?(统计人数)请1~2名未打开盒子的同学到讲台上,采访他们的感受。(鼓掌表扬)采访1~2名打开盒子的同学的感受: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站在领奖台上,你的感受如何?你有没有想过要坚持不打开盒子,后来为什么又要打开了盒子呢?如果老师再给你发一个盒子,你能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不打开它?

2、领奖台的诱惑:

面对成功的诱惑,往往会对我们产生激励推动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走向领奖台呢?

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篇四:七年级政治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本课就是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什么是自尊、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自尊等问题,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尊心的培养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几个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才能学会自信,做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人。

二、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自尊自强”部分中的: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媒体展示法、现场活动法等

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课时: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新课引入】

(播放多媒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相关情景)

师:同学们观看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后,有什么感想或感受?

生回答:我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高兴、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同学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的骄傲与自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充分说明受到尊重会使人感到无比快乐,而快乐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板书: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一)快乐的自尊

活动一:我自尊、我快乐

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生回答:(略)

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活动二: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活动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历:

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二)通过小组交流,选择几名同学发言。

(三)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自尊?

生:(略)

师小结: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可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自己尊重自己,就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是自尊,还是赢得别人的尊重,都是快乐的。

板书:知耻与自尊

活动三:我知耻、我自尊

实例分析:

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师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

生回答:略

师小结:知耻,并且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否则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活动四:追求“自尊”的烦恼

师问:她是自尊的表现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表现?

生回答:不是。互相比吃、比穿。常常吹嘘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职位等。

师小结:她走进的自尊的误区——虚荣。虚荣心强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课堂总结】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课后作业】

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第二课时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导入新课】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又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枝铅笔,并抱歉地说,我忘记拿笔了……

问: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生1:要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生2:有时候,我们一不经意的动作、语言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生3:我们在尊重他人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师讲解:自尊是人生无价之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竭尽所能地维护他人的自尊,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感受自尊的快乐。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

板书: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一)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活动一:真情告白

请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一想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对自己非常重要?讲讲你们之间的故事?

生:(略)

师小结:从小到大,正是重要“他人”点点滴滴的赞美与欣赏,使我们充满了做人的自豪与快乐,既然我们的自尊常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活动二:亲身体验

回答:请简单分析图中主人公的言行。生答:略

回答:尊重他人与自尊有什么关系?生回答:略

板书:(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动三:一言一行总关情

“一言一行总关情”,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鼓励,一句由衷的感谢,会让他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下面,就让我们动起来,敞开心扉,拿出真诚,为自己的同桌送一句赞美、鼓励或感谢的话语,为我们的青春再添一段美丽温馨的回忆,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活动过程略)

【课堂总结】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但更需要自己认真的反省和不断的超越,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拟定一个“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文明小组公约。

第三课时: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导入新课】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一)维护人格尊严最重要

【讲授新课】

活动一:“晏子使楚”

观看电影:“晏子使楚”。

问: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剧内容回答:晏子身上最令你钦佩的是什么?

生1:晏子身上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机智与才华,而且临危不惧,非常巧妙地挫败了楚王想羞辱他的诡计。

生2:晏子坚持从大门进城,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免受侮辱,而且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师小结:晏子的行为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常说的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活动二:请让我来帮助你

李文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可他最近很不快乐,刚刚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他,在穿着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还带着比较浓重的外地口音。父母也是普通的纺织厂工人……这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敏感,总是怀疑别人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前几天,小组长因他晚交作业而批评他时,他心里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差一点与小组长吵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珍惜无价的自尊》这一课后,李文再次陷入了困惑,他心想“我各方面条件这么差,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自尊呢?”

师:看完这则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告诉李文,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自尊?

生:(略)

师总结:真正自尊的人应该不自卑、不虚荣,以平和的心态向周围的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摒弃过度的自尊,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同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品德修养,做一个自尊、快乐的人。

板书:(二)自尊者达观

活动三:学会尊重他人

情景:著名作家萧伯纳在国外访问期间曾经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并和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后,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姑娘)的名字。”这使苏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感到自己太傲慢了。从此,他常常回忆这件事,并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都要永远谦逊。这就是那个小姑娘给我的教训。”萧伯纳的教训就在于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忘记了尊重别人,而天真直率的小姑娘用独立人格,回敬了他的傲慢。

问:那么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呢?

生回答:略

活动:给班上同学写赠言

要求:赠言只写对方的优点,你最欣赏的地方,完成后,当面送给对方。

回答:1、你给别人写赠言,有何感受?

2、你收到别人的赠言有什么感觉?没有收到,又是什么感觉?

3、班上谁得到的赠言最多?为什么?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尊,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彼此尊重。

【课后作业】

搜集运用幽默化解矛盾的故事,并说明幽默在化解矛盾中的作用。

第一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认同时,就会感到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_得到满足。()

A.快乐B.希望C.自尊心D.容貌的修饰

2、下列对自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尊即自我尊重B.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

C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及D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3、中学生小刘,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特地穿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向大家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国外买回来的。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满足,很快乐。小刘同学的这种心理是()

A.忌妒别人的表现B.爱慕虚荣的表现C.自信的表现D.自尊的表现

4、“有发展前途”“很有潜力”“你一定行”——老师对我们的这些激励性评价()

A.能激发我们的自信心,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B.会导致我们盲目乐观,养成自傲自负的不良习惯

C.会使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D.会使我们过高地估计自己,从而迷失前进的方向

5、当听到别人议论或批评自己时,不应当()

A.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议论只代表个别人意见,未必正确,不必在意D.豁达开朗地欣赏他人的智慧

二、多项选择题

6、下列哪些选项是自尊的表现()

A.我虽然不聪明,但勤奋好学,并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我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奶奶让座,别人都对我投以赞许的目光

C.进入中学后,我每天都做到仪表整洁、举止文雅D.东东不我的文具盒碰到地上,我们吵了一架

7、有人形象地比喻,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构成完整的人格,彼此不可分离。对此,下列正确的有()

A.尊重他人和自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B.尊重他人就要关注他人的尊严

C.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D.尊重他人就要注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8、“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尊重他人,就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B.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C.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很多,但绝不可丧失人格D.战士若遭受耻辱,可

以被杀掉

三、材料分析题

9、材料一小明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不理想,他看到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非常羡慕。小明的父母收入不高,经济条件有限,他就问同学借钱也买了一双。许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小明觉得很有面子,有了自尊。

材料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请回答:

(1)小明的做法是为自己赢得了自尊吗?为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傲气”和“傲骨”?

(3)从两则材料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篇五: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从容应对,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能力目标: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了解造成挫折的多中因素,正确认识挫折。

教学重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的积极作用

教学活动:

一、活动导入新课:幸运52——灵犀一点通

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做一个小游戏——“灵犀一点通”(多媒体展示图标)

游戏规则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组词,一位同学背对黑板,面向大家。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或动作,猜出这个词。

(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在黑板上分别写下“生活、阳光、风雨、彩虹”四个词。学生配合默契)

教师:请同学们放飞你们的思维,用这四个词或其中几个词串成一段美丽的文字,或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你可以说,可以唱,可以表演……

激发学生思维,增加生活体验。

引导:

正如同学们所说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风雨,但风雨之后,会见到美丽的彩虹,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要探讨的话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

导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是美好的,人生的历程又是曲折不平的,生活中难免有风有雨。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谈一谈,你所理解的“生活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

过渡: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明媚的阳光,绵绵阴雨,构成了我们多彩的世界,演绎着精彩的人生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走进一位普通中学生的内心世界——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东方时空——杨帆的故事

(多媒体展示“东方时空”图标,FLASH动画——《杨帆的故事》)

“本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位同学,他叫杨帆。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他的情绪很低落。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眼睛呆呆地看着窗外;课下总是独来独往;有时还躲在角落里偷偷得抹眼泪……看到他这个样子,同学们都很着急,杨帆到底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让他如此苦闷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杨帆有可能遇到了哪些不顺心的事”,在激活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加深对挫折的理解。)

生:可能是由于父母离异而受到挫折

生:可能因为刚转到新的班级,不熟悉,他怀念原来的班级

生:父母下岗了

……

教师引导:

大家猜测的各种挫折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杨帆到底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呢?请大家接着看他的故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同学们了解到:杨帆是由于父母离异才转移到这里,他很怀念以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加上初来乍到,在新的班级里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他感到孤独、无助、苦闷。”

教师:

正如部分同学所猜想的那样,杨帆遭遇到了“父母离异、没有好友”的挫折。请同学们想一想:杨帆遇到的这些挫折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交流,选出一人综述本组交流结果。教师适当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链接”,启发学生结合杨帆的故事举例说明造成挫折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

教师:

除此之外,在生活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挫折的出现?

(学生自然会想到造成挫折的自然因素——汶川地震。点击时政,利用多媒体和同学间交流,展示汶川地震的图片。)

教师可引导将图片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展示汶川地震带来的灾难的图片;一类是人们抗震救灾的图片。目的在于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有多么残酷、严重,我们要敬畏自然;另一方面感悟我们人民在困难挫折面前的众志成城、英勇顽强,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

过渡:

由此可见,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每个人又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因此我们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人生难免有挫折。杨帆是我们的同龄人,他的烦恼在很多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而青少年能否承受住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新闻调查,关注耐挫力。

(二)新闻调查——关注耐挫力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分别有40%——50%、20%——3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17.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

材料二:据报道,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一位15岁的女学生,因为无法承受老师、同学的批评责备跳楼自杀未遂造成终身残废,专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看到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生活中你是否听说过类似的事例?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此环节在于利用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提高青少年的耐挫力已迫在眉睫,它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过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首先应做好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生活道路上不只是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密布;生活的天空,有时阳光明媚,有时也会风雨交加,关键是你如何去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就让我们投身到风雨中,做客“实话实说”,畅谈风雨中的你我他。

(三)实话实说——畅谈风雨中的你我他

学生推荐选出嘉宾三人到讲台就坐。在座的学生就是现场观众,直接参与到谈话之中。同学们可以对嘉宾的话进行评价,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讲讲经历,有想法可以直接站起来说。老师客串主持人崔永元。

(多媒体展示实话实说的图标。出示话题关键词:挫折、态度、好、坏)

实话实说谈论参考问题:

1、谈一谈你经历过的挫折?

2、当时感受如何?

3、你感觉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

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同学间的畅所欲言,教师的引导,逐步明确挫折本身是坏事,但对于对强者而言是成功的垫脚石,弱者来说是无底深渊。

三、收获平台:艺术人生——感悟挫折:

利用“艺术人生”的形式——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挫折的感悟,也就是学生对本课的总结。例如:“挫折象咖啡,苦涩中透着奶香和甘甜……”

教师总结:

有人曾说过:我不苛求挫折有止境,只希望有颗征服他的心。当我们正视挫折,想法战胜挫折,挫折后的痛苦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的鼓帆前行的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愿青少年朋友们在生活的阳光和风雨里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六:七年级政治教案 篇六

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几种情绪情境,

当你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时,我感到___________

看到中国足球在世界杯比赛中的成绩,我感到___________

看到以军轰炸巴勒斯坦平民时,我感到___________

数学测验时由于自己的粗心,成绩发挥不够理想,我感到___________

自己喜欢的书,被同学遗失了,我感到___________

学生分析得出激动、高兴、兴奋、失望、气愤、懊悔、生气等

教师分析同学们说的这些感受,就是人的情绪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情绪存在,一切活动都会打上情绪的印迹。人们就是在这五彩缤纷的情绪世界里,体味着人生百味。

(一)情绪万花筒(板书)

人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丰富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人的情绪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学了许多的描绘情绪的词语,下面进行竞赛。

发给每组投影胶片或白纸,三分钟内完成,看哪组列出的描绘情绪词语最多,最多组全班展示。

教师同学们写出那么多的情绪词语,说明人的情绪内容是丰富的,同学们写出的所有词语分类组合一下,请每组代表总结。

学生分组归类

(学生得出的结论)

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板书)

老师展示几张情绪图片(见媒体素材)

人的情绪在这四种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可以组合成许多种情绪状态。如惊喜、悲愤、百感交集等等。

请同学说说自己曾有过的情绪体验,并能通过表情、肢体、声音表演情绪。

(二)情绪与生活(板书)

学生表演情景剧李明与纪强的故事,然后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李明与纪强既是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学,同时接到某中学入学通知书,同在一个班级,二人非常高兴,都下决心要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由于学习内容增多,二人都感到有些不太适应,期中考试到了,两人的成绩均不是很理想,看到成绩,二人情绪感受大不一样。李明与老师认真分析了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李明认为一次考试不能代表将来,于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更加努力学习,课上认真听讲,不懂就问,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成绩提高很快。纪明看到成绩很气愤地将试卷揉成一团,扔进抽屉,没有理睬任何人就走了,接下来的日子,纪明无精打采,课上老师检查背书,他背不下来,每次测验就紧张、出汗,成绩不断下滑。李明找他,他也不理,独自一人发呆,时间很快过去了,他消瘦了许多。

说明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且对人有不同的作用。

学生将下列词语按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进行划分。

喜悦、兴奋、垂头丧气、忧郁、兴高采烈、豪情万丈、愁眉深锁、踌躇满志、悲伤、洒脱、紧张、眉飞色舞、惆怅

提问为什么如此划分呢?你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们划分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是不是因为情绪对人的行为影响后果不同呢?比如当你处在高兴、满意的情绪状态之中时,你会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的效率特别高,你会觉得信心十足,自己能够把这件事做好。另外,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你可能会变得宽容,你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很融洽。你感受到的将是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的将是社会的美好和他人的可爱。这种对人的行为起到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就是积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相对应,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纯、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这种感受。)

教师举例11世纪,人们做了一个实验将同窝出生的两只小羊放在同一条件下喂养,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只小羊旁边拴着一只狼。结果这只小羊在极度恐惧与过度焦虑的消极情绪下,逐渐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只没有看到狼的小羊却健壮地成长。

时时能看到狼的小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时刻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中,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状态,对生物机体有重大的影响。小羊的死是和不良情绪相联系的。

同样,当人拥有消极的情绪时,消极情绪的特征就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中,因此行为也是消极的。概括地说,情绪一旦产生,就会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作用。

(1)情绪对智力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积极、乐观的儿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绪悲观、忧郁的儿童的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只体现在智商(IQ)上,而且体现在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众多方面。比如,人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当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会感觉记得多、记得快、记得牢、而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会感觉记忆力不好,记忆的效率不高。有一些中学生反映在语文学习中,尤其在背课文时,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心情好时,背很长的课文也不费劲儿;可心情不好时,就算是不长的课文也会花很长的时间。又比如在思维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思维敏捷、细致、准确,可以调动人的潜能;而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人意识狭窄,判断能力减弱,观察力不准确、不细致,思维粗糙,行为失常。另外,情绪也影响人的创造力。当我们高兴、愉快时,经常会有新点子、好主意,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会不断涌现;而痛苦、悲伤时,常会觉得脑子不够使,更别说什么创造性思维了。这些都能够说明情绪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美国曾对一些高智商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智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情绪。

提问学习了情绪对智力的影响,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在学习方面应该怎么做呢?(目的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待学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在学习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做到“乐学”,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消极的情绪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帮助,而且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积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助于人取得好成绩。

(2)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举例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Sklar和Anisnan做过一个实验,将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小鼠随机地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完全一样的饲养条件,同样定时定量的饲料,同样的饮水,在它们的饲料中都同时加入了微量的同种致癌物质。对照组给予舒适安逸的环境,实验组经常给予干扰和恫吓(不定时地敲打铁笼和在铁笼周围放猫等)。结果,实验组能够触摸到肿瘤块的时间为12.6天,对照组则平均为22.5天。

同样,经调查表明,人类疾病50%至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

经研究表明,C型性格的人最容易患癌症,他们因此被称为癌症性格。他们的特征是喜欢抑制烦恼、绝望或悲痛情绪的个性;害怕竞争,逃避,企图以姑息的办法来达到虚假和谐的个性;表面上处处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是内心又有所不甘;遇到困难,当时并不出击,到最后却作困兽犹斗。

致病原因凡是表面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的人,在折磨久了之后,不仅会在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且会破坏人体的免役功能,最后会任癌细胞生长繁殖。

(3)情绪对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影响

人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有正常的理智,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使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下降,容易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做出许多不理智的举动。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天,奥斯特瓦尔德牙病发作,疼痛难忍,使他的情绪很差。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看了一下,觉得都是奇谈怪论,就扔到了废纸篓里。几天后,他牙疼好了,情绪也好了,那篇被他扔掉的论文又在他脑海中闪现。他捡出来重读了遍,发现此文很有价值。经他推荐,此文轰动了学术界,获得了诺贝尔奖。

奥斯特瓦尔德因为情绪的影响,险些埋没了一篇天才的科学论文。这个例子,就说明了情绪对人理智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因为消极情绪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另外,一些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提问你参加比赛或考试时,有过紧张的情绪吗?是否影响你正常水平的发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情绪状态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只有当情绪状态处在适度时,才会发挥出最高水平。因为,过高、过低的情绪都不利于在大脑皮层上建立优势兴奋区域。只有适中的情绪状态,可以维持人对任务的兴奋和警觉。所以,同学们要掌握情绪的“度”。

学生小结。

教案点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情绪情景、观看影片、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内容。

篇七:七年级政治教案 篇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学与中学的区别,能说出中学学习,生活与小学的不同点。

2、懂得如何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学会做一个阳光少年。

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

1、说说小学与中学有哪些差别

2、如何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新的环境

3、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阳光少年

(二)预习检测

1、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我们应该自觉调整,积极利用,促进。

2、对于刚刚跨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bc

3、在新的环境中,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

4、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

三、课堂教学

(一)构建知识体系

中学与小学的差别

适应学校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做好自我调适的三个注意点

学会做个阳光少年

(二)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小学与中学没什么差别,中学的知识也很简单。()

2、尽快适应新环境,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求我们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3、在新的环境中,有时感到孤独和失落,这是不正常的。()

4、中学的学习生活更需要学会主动,而不是被动。()

5、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选择题】

1、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

(1)交往(2)乐观(3)自信(4)忧郁

A、(1)(3)(4)B、(1)(2)(3)C、(1)(2)(3)(4)D、(1)(2)

2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是正常的,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调节()

(1)主动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2)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3)以开发的心态与同学交流(4)写日记(5)读名人故事(6)欣赏音乐(7)上网玩电子游戏

A、(1)(2)(3)(7)B、(1)(2)(3)(4)(5)(7)

C、(4)(5)(6)(7)D、(1)(2)(3)(4)(5)(6)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学时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B、老师是我们学会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引路人

C、制定校规,校纪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D、中学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不太符合我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能力

【简答题】

1、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小伟一时很难适应,导致学习跟不上。为此,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

(1)请谈谈初中学习生活与小学生活有哪些不同。

(2)请为小伟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提几条好的建议。

四、课后拓展训练

1、进入初中后,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为了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共创优秀班级体。七年级(1)班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要求精炼概括)

(2)为开好这次主题班会,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3)班级同学中是否存在与创建优秀班级活动不相符的现象?请举2例。

篇八:初一上册政治教案 篇八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1、 情境激发入新课

播放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附录2)

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

2、 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

3、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4、 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刑法、消费者权益保-、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如何-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 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如何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

篇九: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篇九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4)、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10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教师活动:大家可以看课本P10页,思考公民履行政治义务应该做什么?

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教师点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从执法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不是绝对的平均。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三种利益结合起来。

如何结合: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页,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略)

课后小结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的政治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板书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政治自由

(4)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三)、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33965.html
初一上册政治教案优秀9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