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写作 > 利 息(优秀7篇)

利 息(优秀7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2、掌握现行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这次范文网为您整理了利 息(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利 息 篇一

教学内容:十一册教科书P124—P126的内容,及练习三十三的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和利率的含义,会运用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思想教育,培育其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幻灯机、存款凭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由小品导入  新课

师:在上新课前,我们来看一个小品。大家可要仔细看,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好,现在请看:

师:银行职员,同学甲:储户小丽,同学乙:孜大爷。

(甲背着背包,兴冲冲地赶路,碰上乙)

乙:喂,小丽,这么些早去哪里呢?

甲:张大爷呀,我还要去银行取钱呢!

乙:取钱!真不懂你们这些人,钱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银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烦。

甲:大爷,这您就不懂了,这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银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计划地用钱币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呢!

乙:真的吗?钱存入银行有这么好处,那我赶紧去把家里的几百块钱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胆了。

甲:大爷,再见

乙:再见

(甲继续走,到了银行)

甲:您好,我不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钱,请您办下手续。

师:好的请填一下取款单。(生填)

师(把钱递给甲)这是你的钱,数数看。

甲:(数钱)惊讶地叫道:哎,怎么钱多起来了?

(甲扬起手中的钱)您多给了一块八毛。

师:(抚摸着甲的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钱没错,这1.8元是你应得的。

二、新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会知道,说说看!

1、  学习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几个概念。生:

师:同意这种说法吗?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那你对了解多少?生说。(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

师:说得真好,大家表扬他。

师:再请几位同学说说什么是,并引导学生说出小品中的1.8元是。

师:你知道这1.8元是怎么算出来了吗?请学生看书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

=本金×利率×时间  (板书)生齐读的计算公式。

师:从这几年来公式可以看出,要求,首先得知道什么?(本金、率、时间)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对于本金和利率你知道多少,结合课本,请同学们说一说。生说。

(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小丽的100元是本金)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率是由银行的规定的。有按年规定的,叫年利率,有按月规定的,叫月利率,利率可根据存款的长短,和存款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生没说到的,教师可进行补充,并出示:

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25%

让学生说说这整存整取是什么?

(是存款方式,存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2、  计算。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公式。

出示:小品中的小丽把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是多少?

①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上台板演。

100×2.25%×1=2.25(元)

②     让学生说说列子中的每个量代表什么?根据什么进行列式。(100是本金,2.25%是利率,1是时间,2.25元是)

3、  税后的学习及计算。

师:2.25元是,这可就奇怪了,可小丽只拿到1.8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钱真的算错了吗?

让学生自由说,不清楚,可以翻书找找原因,小组进行讨论,得出:

(国家规定,存款的要按20%的利率纳税)小丽得到的实际上是纳税后的叫税后的。教师板书:税后。

师:那税后该怎么算呢?想想看,看谁的脑子最聪明,转得最快。

学生讨论思考后,师引导得出:

税后=-×20%=×(1-20%)

师:看来,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算出来了,现在,算税后有困难吗?好动笔。学生计算,请一同学板演:

2.25×(1-20%)=1.8元

或2.25-2.25×20%=1.8元

师: 现在,大家知道,小丽,多得的1.8元是怎么回事了吗?生:知道。

出示第三个问题:小丽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师:这“一共”包括什么?(本金和税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100+1.8=101.8(元)

答一共可取回101.8元。

4、  反馈练习,让学生看教科书P124—P125内容。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知识掌握的最牢。

出示:①把钱存入银行,只对国家有好处(   )

②所有的都要纳税(   )

③存款的按20%的税率纳税(   )

④=本金×利率(   )

⑤=税后(   )

⑥税后=×(1-20%)(   )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错的原因。

三、练习

1、  做P125的“做一做”

①     学生读题。

②     要求,必须知道哪几个数据?让学生找出这些数据。

③     学生做,教师巡视,然后派一代表上台板演。]

400×2.88%×5=57.6(元)

57.6×(1-20%)=46.08(元)

400+46.08=446.08(元)

答:……。

讲评时不我待让学生说说做法案

2、  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

①     生读题。

②     师提示:是哪一部分钱捐给希望工程?(税后)

要求税后,应先求什么?

③     学生独立完成。

3、  老师想把暂时不用的600元钱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70%,存满半年时,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到期老一共可拿回多少钱?

①     师读题。

②     师:这钱实际上求什么?(本金和税后)

③     生独立完成,

600×2.70%×0.5=8.1(元)

8.1×(1-20%)=6.48(元)

600+6.48=606.48(元)

答:……。

4、  做练习三十三的第题。

5、  填存款单。

师:快过年了,大家都有压岁钱,平时口袋里有些零花钱,这些钱如果暂时没用,学了这一课,你打算怎么安排这些钱?(存入银行)

师:到银行存款有一定的手续,第一次存款要先开户,(给学生发一张储蓄存款凭证)师简单介绍储蓄存款凭证。

师:第二次存款就不用这么麻烦,只要填一张存款凭条就可以了。给每组发一张存款凭条。师简单介绍并教学生如何填存款凭条。]

出示:王华今天想把100元零花钱存入银行,帐号是:13—221201100102620,请你帮她填一下存款凭条,师指导生填条。

师:取款同样要填一条取款凭条,填法同存款的一样,只是填的是取款凭条。

那现在存款,取款更方法,这些程序由电脑填写,只要在“客户确认签字”签一个名就可以了。

师: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就可以自己或帮助家人到银行存款取款。

四、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令老师很满意,你能说说这节课的内容吗?你学到了什么?(生说)

五、布置作业 。

练习三十三的第五,六题。

板书设计 :

=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20%

=×(1-20%)

篇二:利 息 篇二

活动内容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129页实践活动“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活动目的:

1、结合百分数的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储蓄知识,认识储蓄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

1、分小组调查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

2、了解银行的各种储蓄方式及服务特色。

3、结合自已所调查的,总结收获、提出质疑。

4、每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活动过程 :

一、通过预习,交流收获

1、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2、出示整存整取,国债年利率。(结合学生回答出示)

二、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出示例题:

小东的爸爸有5000元人民币,请大家帮他算一算购买三年期国债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的收益哪个大?相差多少元?

(1)    估算

师:先请同学们猜一猜,买哪一种收益大呢?为什么?

(2)    论证

师: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究竟是哪种收益大?

(3)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哪种收益大?大多少?

整存整取 5000×2.54%×3×80%=302.4(元)

国 债 5000×2.54%×3=2348(元)

348-302.4=45.6(元)

(4)讨论

师:相对来说,国债的利益比较大,请同学们说说国债和整存整取各自有什么优点?

2、出示情境题

王刚的爸爸说:“我在国外辛辛苦苦地挣到了20000元,现在这笔钱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们四人一组帮五刚的爸爸设计一个方案。

(1)    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2)    小组交流,共同探讨

师:小组内选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帮王刚的爸爸设计了什么方案?

(3)    选择方案,说明理由

师:如果你作为王刚的爸爸,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议一议

(1)    联系实际,说出想法

师:如果作为你自已有1000元,根据你及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2)    小结:我们实际存钱时,不一定看收益,哪一种适合就选哪种,即标准不同,选择也不同。

2、问一问

(1)    联系实际,提出质疑。

师:在生活中,存钱取钱时,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你家遇到过什么特殊情况?或者,你有什么新问题?

(2)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师: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你知道怎么办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本课

师: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设想:

本次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大众数学”思想。

为了体现活动的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调查利率,计算利息”这个主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银行的各种储蓄方式及服务特色。

2、分小组调查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大量搜集的材料、数据,得到了展现,形成高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设计方案中,小组的合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既动手又动脑,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求知、探索、自主发展的天地,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其次,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溶入社会这个大课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学生质疑,引起全地班的交流及各抒己见的争论、辩解,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思维,使得整节课兴趣盎然。

篇三:利 息 篇三

课题 利息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教材中先说明储蓄的意义,再结合实例存1000元,一年以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0元钱,而且还能得到银行多付给的一部分钱,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

学情分析

对于储蓄和利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亲身的体验,但对于利息的计算方法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本金、利率、时间和利息的关系,有关储蓄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只要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就行了。同时要结合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爱惜财务、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 什么是本金、利息,什么是利息税。

2、能正确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和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页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活动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2.7%)。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7%×2=54(元) 1000×2.7%×2=54(元)

54×20%=10.8(元) 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 =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2年,到期利息54元,应缴纳利息税54×20%=10.8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43.2元。

4、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三第6、7、9题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1000×2.7%×2=54(元) 1000×2.7%×2=54(元)

54×20%=10.8(元) 1000+54×(1-20%)

1000+54-10.8=1043.2(元) =1043.2(元)

答:两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43.2元。

篇四:利 息 篇四

利     息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课 1、        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        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例如:小丽XX年月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XX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确1.8元,共101.8元。)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2)阅读p99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4、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计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丽的100元钱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丽能得到8.10元利息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1999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确20%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4)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 利息税金:8.10×20%=1.62元  税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练习。 1、完成二十三的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贝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教学追记: 折扣、纳税、利息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折扣是学生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教学中,我没有剥夺孩子们想说的权利,让他们自由地来说说他们对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教学中我没有说清楚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因此个别孩子对于七五折这样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而纳税和利率,则主要是通过公式的掌握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

篇五:利 息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率、税等概念。

2、掌握现行的计算公式:=本金×利率×时间。

3、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会正确地计算存款。

4、认识科学理财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二、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1、学生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出示课前放好的一张100元的存单放大图,请学生观察后回答:你能从这张存单当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小结。

3、师要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填写一张存款凭证。拿出三张比较:

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存单,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2)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    小结。

4、引导探索,构建模型。

(1)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张存单,帮那位储户算一算,这张存单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存单,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解答,师生共评。

(3)    归纳总结计算公式。

( 的多少跟本金、年利率和存期有关,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本金×利率×时间=

请学生观察上述三个算式

(4)计算税后。

四、巩固训练,解释应用。

师:这就是我们计算的基本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碰到的有关计算的问题。

巩固练习:

师逐一出示下列题目:

(1)张阿姨购买了三年期的国库券5000元,年利率是3.85%,三年后可得多少元? (只列式不计算)

(2)张伯伯做生意,向银行贷款7000元,月利率0.5115%,4个月后应付多少元?  (只列式不计算)

(3)李叔叔把8000元存银行,存活期储蓄,月利率0.72 %,半年后可得多少元?

五、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

1、练习三十三的第3、4、5、6题。

2、课外练习:

(1)谈谈如何处理压岁钱。

(2)帮王大爷出主意。

评课:

篇六:利 息 篇六

教学内容:教材p5页例3以及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baihua〕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很少压岁钱,也很开心。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板书利息。)

师: 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板书本金)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二、  新课教学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2、完成试一试。

存款的利息必须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独立完成。

3、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四、说明补充: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

五、补充练习: 1.李叔叔于XX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小华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按党章规定,工资收入在400-600元的,每月党费应缴纳工资总额的0.5%,在600-800元的应缴纳1%,在800-1000元的,应缴纳1.5%,在1000以上的应缴纳2%,小华妈妈的工资为2400元,她这一年应缴纳党费多少元?

六、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200×4.50%×2=18元           答:应缴纳利息18元。   板书设计: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200×4.50%×2=18元           答:应缴纳利息18元。

篇七:利 息 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5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三的第1~7题。

教学目的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的含义。

3.掌握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储蓄的有关课件、视频展示台、银行存款凭证(复印,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你们到银行或信用社去存钱或取过钱吗?(学生回答)这里有一段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录像,想看一看吗?

播放录像,内容是几位小朋友在银行存钱、取钱的情境,在录像中,通过画面和声音,突出存入时间、金额、取款的本金、等。

教师:看了这段录像,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围绕录像内容自由提问,最后教师指出: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质疑。

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内讨论或注上“?”。

学生看书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2.合作交流。

教师:通过看书学习和讨论,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知识?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

教师:你们知道银行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银行的贷款主要靠人们的存款。据统计,到2001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额已突破7万亿元。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学生说到存款的方式时,教师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

零存整取

整存整取

提问:你对活期、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这些存款中的专用术语的意思理解吗?举例说给大家听一听。

结合学生的举例,教师提问:什么叫本金?什么叫?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本金。

提问: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本金、利率、时间)

板书:利率、时间。

教师:什么叫利率?你知道利率中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利率由银行决定,在我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利率的高低反映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状况。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例如:1998年至2002年,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调整后的利率如下:(屏幕显示)

时间

活期

整存整取1年期

整存整取2年期

整存整取3年期

5年

98.3.25

1.71

5.22

5.58

6.21

6.66

98.7.1

1.44

4.77

4.86

4.95

5.22

98.12.7

1.44

3.78

3.96

4.14

4.5

99.6.10

0.99

2.25

2.43

2.7

2.88

2002.2.2

0.72

1.95

2.24

2.52

2.79

教师:从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认为应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本金×利率×时间。

教师:请说一说你对这个公式的理解。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如果你把100元钱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在银行存3年,能得到多少吗?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

100×2.52%×3=7.56(元)

教师:三年后取款时,你能得到7.56元的吗?为什么?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1999年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的20%缴纳税,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吗?”

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

7.56×(1-20%)=6.05(元)

教师:6.05元是纳税后,也是你应实得的。

3.观察交流。

教师: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复印),你看了后能发现哪些问题?(注意让学生观察正面和反面。)

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教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识或常识?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1~6题。

第1题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小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长?”然后再由学生解答,最后订正。

第2题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最后学生独立完成。

第3、4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订正。

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集体订正。

2.开放性练习。

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7题,学生先分小组讨论,探索选择哪种方式,再在全班交流。

3.实际应用。

学生拿出手中的中国工商银行储蓄存款凭证(复印件),先想一想自己准备存入多少钱?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存?存期多长?再填写凭证。

学生填后请几名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交流填写的情况。

学生再各自计算一下到期时,能取到本金和纳税后一共多少元?(屏幕上显示利率表)(见前表)

四、实践调查

以“存款、贷款与消费”为主题,拟定一个小题目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注意有关数据的收集,然后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或调查情况说明).

五、反思体验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强化。

板书设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51975.html
利 息(优秀7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