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荟萃 > 公文范文 > 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

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培训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培训心得1

  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如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让人欣喜不已。体育与健康课程正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变,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直在积极摸索、思考,自己应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加快乐,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聚焦话题,通过对《体育新课标》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实施,颇有些感悟和收获。如果教师不能领会课程标准的真正含义的话,那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就会被老师误认为“放羊式”教学了。如此看来,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精神上,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改造、加工、整合,使之变成学生喜欢的可以亲身体验的、有兴趣的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教学活动,以健康、快乐教学为中心,讲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体现个体差异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手段,培养终身体育为目的。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态度是看得懂,能理解读起来明白,说起来容易,但琢磨起来却又有些模糊,干起来会觉得困难重重。也就是说:理论上是赞同的,实践中是茫然的。如:一些学校的领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以致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探究存在的问题,只能从形式上去装“象”。包括一些评优课,展示课等都带有演戏的味道。再就教学内容是众口难调。现在一个教学班有50至60人之多,有男生有女生,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运动能力各不相同。不论选择什么教材,教师无论怎样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或应付差事,甚至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如果教师硬行实施教育,就必然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相矛盾。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实施面临的问题。首先,体育教师必须从角色转变,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能再将自己禁锢在体育这一门学科的"壁垒之中,而是要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善于总结。其次,教师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氛围,变课堂的主宰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变知识的容器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再次,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观紧密结合起来。最后,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表扬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体育教学过程也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在整个教学中,会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对部分素质差的学生,不应过于苛责,不应使其丧失信心,及时进行评价激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更好地上好体育课。

新课标培训心得2

 20xx年9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河东教育中心举办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培训,崔建萍、陈宏翠等四位教师向我们详细解读了教育部刚刚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有关精神和内容。在一上午的集中培训中,关于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主旨和变动,我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在此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教学新理念和新技能,心里也有很多的感触和体会。

  此次课程修订,总的来说有了很多细微的变动,内容的修改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也变得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从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位一体地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吃透教材,做到脉络清晰,胸有成竹.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要求我们对教材做到了如指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明确课程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初中生在生活中需要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初中生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都会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重要的内容要素。由此,才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知识为息息相关、层层递进的。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比如:我曾有幸参加过北辰区教研室组织的实验中学听课活动,实验中学选用的是爬黑板的形式,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导者,学生自己找知识点,并写到黑板上,这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锻炼了主动探讨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三、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教师不仅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自学。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们将来是要自己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未来的.,而这些就需要他们自身要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在学校里,老师还可以教会他们,但是出了社会呢,怎么办?老师不可能一生都陪伴在学生的身边,不可能一生手把手去教育他们。所以,关键的还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懂得去自学、自省和自悟,这样,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第五、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完善。政治是一门变化性、时政性极强的学科,要想更好、更多、更及时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自己就必须要不断地“充电”。多看时政新闻、报纸、书籍等,及时地了解当前国内外政治动向,并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开扩视野,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才能灵活使用挖掘教材。只有自己有满满的“几桶水”,才能倒给学生满满的“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新课标培训心得3

  新课标(20xx版课程标准),新高考(20xx年以来选择性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以来,课堂改革明显滞后,并没有“新”起来。化学课堂结构的失调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

  1、对教材构和能力结构把握不准。新课标化学教材虽然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即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但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综合考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而编排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打破章节顺序,从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角度和化学学科硏究的过程与方法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首先,不能挖掘教材前后知识间及方法间的逻辑关系。其次,是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构成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骨架,若把握不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很难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转化,不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如必修1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而配制溶液的实验目的是帮助形成物质的星浓度的概念,而有的老师却按旧教材的要求,将重点放在了溶液配制的步骤、仪器的使用甚至误差的分析上。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再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新课标的化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学目标“应试化”、“知识教学”、“考点化”现象,结果会肢解有关化学知识、模糊了化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更谈不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使化学教学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解题化学”,有失去化学教学的多样性、生动性、实践性的危险。

  2、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不够。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的知识能力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简单地看作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求过程。其实,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完全能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新课标的.化学教学中,无论是童节体系还是具体的知识点,都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如必修1中“物质的分类”的教学,因初中教材不同版本对物质分类的知识介绍的程度不同,所以必须先了解学生初中所用教材版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该节的教学。

  3、课堂结构设计不合理。常可见到以下几种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是机械地照搬教科书中化学知识的编排顺序,照本宣科,等于是在照教科书向学生硬灌知识。二是没有硏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照抄现成的教案。教师也只是成了知识的转述者,没有成为学生认知结构构建的有力促进者。三是不顾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与规律而硬性设计教学结构,只是按照旧教材的教学目标去设计,结果造成教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成了互不联系的两张皮。可以说,许多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新课标课堂教学却按旧教材要求设计教案,甚至提出”一步到位”的高考水平教学目标,实际上化学教学是很难做到到“一步到位”的。

  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必须突出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如针对学生和教师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以及,老教材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策略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线索,以探究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课时学案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基本方式及教学设计意图如下:

  情景导入:即课堂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选取与本课时内容联系密切的有关社会、生活、科技方面的材料或学生已学知识,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然后,将每课时内容细分成若干探究点,按”问题探究-——归纳拓展——迁移应用”3个过程学习探究。

  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看相应的变化。

  1、由教师的演示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转变。过去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为: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一师生作概括总结。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抜。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尽可能地将知识点设计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个探究实验。教材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如此处理,如教材中苯与液溴的反应可设计成探究实验:

  (1)如何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2)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充分的说服力吗?

  (3)如何改进以更好的达到实验目的?

  2、教师应细致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改进实验和补充实验,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实验,对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实验研究,反复实验,寻求现象最明显的实验途径。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可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教学,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复习、习题、课外活动等等。如在氮气一节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教材只给出了反应方程式,没有进行实验探究,此处教师可增加探究性实验操作如下:

  (1)展示收集满二氧化氮的试管;

  (2)把盛有二氧化氮的试管倒立于水中,打开胶塞;

  (3)待液面不再上升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试管口向上,移开拇指;

  (4)向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①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颜色消失说明了什么?

  ②松开手指后,气体由无色又恢复红棕色说明了什么?

  ③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了什么?

  教材中很多地方可作类似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实验还可将教材中已有实验进行合理改进,如人教版必修一钠的性质实验可作如下改进:将一小块切去氧化膜的钠放入破试管的玻璃管内,用镊子夹住玻璃管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等钠开始燃烧时撤开酒精灯,来回晃动玻璃管,使钠能与足是空气接触,等玻璃管冷却后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通过这种改动,得到的过氧化钠颜色纯正,避免了钠在石棉网上燃烧产生大量黑色物质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在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好学生打好逬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督促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主体,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培训心得4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的社会来临对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特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力求使自己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从重结论转变为更重过程,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多去赞赏他们、而少去批评责罚他们,要用真爱去关心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时刻留意关心学生的反应和变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片属于他们能力表现的天地,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志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他们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在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新课标培训心得5

  0xx年x月x日,在冰溪小学参加了小学英语新课标培训。我认真聆听教研员沈佳红与瑾山小学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积极参与研讨,研讨的过程中,从同行那里学到很多,同时体会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本职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小学英语课标方面很多理论:20xx版课程标准的要点、课程标准与小学英语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建议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这一特点,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坚持人本位,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容器,因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

  有个人的追求,有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经历,这些正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学生的这些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学”,适时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

  二、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我清晰地记得沈老师是那么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的一个理论,让学生能用英语做完整的事情,使我很受启发,以往我们关注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和技能块,而不是一个面的累积。要根据课标所描述的“能做某事”为主线,实现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一种重要的教学观: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同时坚持“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分条件,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乐乐学英语,扎扎实实打基础。改版后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想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课标的工具性。

  三、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

  新课标对课程评价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核心的理念是改变传统课程中以考试定终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以及评价目标多层次的特点。新课标特别强调评价应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

  的提出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只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使评价体系除了具有基本的检查和选拔、筛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使评价具有了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尊重个性差异,除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外,还倡导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学校以及家长等多方人员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本地经验,更好的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交际能力。

新课标培训心得6

  今天是集中培训的第二天,一场夜雨带来的清爽很快就被白天的闷热所取代,就在这份浮躁中我们聆听了几个学校的工作展示,每个学校都是尽量把自己的精彩呈献给大家,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但有两位老师的发言却让我体会到了成功之道,浮躁的心也日渐沉静,又充满了继续前行、追求成功的勇气。

  一位是来自庞家中学的老师,他的语言可谓朴实无华,开头的故事却引人深思,这个故事出自于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故事告诉我们: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作为我们来说,雄鹰式的人物毕竟是少数,我们在羡慕他们的同时,所做的就要像蜗牛一样,从点点滴滴开始,失败了、跌倒了、爬起来、站起来、重新再来,最后到达胜利的彼岸、“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训这样来教育我们,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用心工作,这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另一位是我身边的同事张齐庆老师,他的语言充满着睿智,他以渊博的知识赢得了满场的喝彩、教研室魏老师在总结时提到:张老师的深厚功底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而积累就在于不间断的读书学习、可以说张老师的表现是成功的、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学生会的老师必须会,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也应该知道,只有这样才会走向成功。

  有人说成功的道路不尽相同,但成功的人永远行进在路上!

新课标培训心得7

  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转眼结束了。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但充实丰富的学习却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几天来省培训专家老师们精彩到位的讲解分析,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学科同行们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每一个新的知识信息,一次次更新着我对《新课标》在教学中指导意义的认识。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可以说见证了十年课改给音乐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正如金亚文教授所总结,十年的课改带来是音乐教育之花的美丽绽放。在新课改下,老师们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向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上不再是单向的传输、灌输,而是师生配合、生生配合的多向互动;以学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也让教学方式呈现了更符合学情、更贴近学生心理的人文化特点;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原则下,学生们真切地感受着音乐艺术的魅力。当然,十年的课改也让我们一线教师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在这次培训学习中,专家教授们与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促膝交流、共同讨论,并对我们一线老师提出的困惑做出了精彩的解答,虽然限于时间有限,对所有的问题并不能全部做详尽解答,但与会专家老师们的.共同感受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通过几天来对《新课标》的学习研读,我感到新课标突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

  1、新课标让音乐教学切实回归到音乐学科的本位,注重了音乐教学的音乐性这一学科特点。

  2、强调了学生表演的音乐表现作用

  3、提升了音乐实践在学生体验音乐时的重要作用。

  4、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5、增添了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新的音乐要素教学。

  6、体现了识谱教学等音乐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终生喜爱音乐艺术的作用。新课标新的变化,必将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加新鲜的元素,也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深的感受到,做为一名参加培训的学科骨干代表,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及时准确的播撒到每位老师同行们心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回去后我将和领导老师们继续研读《新课标》,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的课堂紧贴新课标要求。

  相信,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培训学习,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同行们的心中都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必将在音乐课堂上、在学生们的心中开出最美丽炫目的花朵。

新课标培训心得8

  最近,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这次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教师要结合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解决问题,它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融合,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应积极地完善教材内容,将其以更具生活性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从多维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以及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目标相符,也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效落实的.意义。

  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逐渐转变教学认知,了解开放式教学理念的相关内容,为提倡把素质教育思想当作依据,为学生构建更加民主的学习环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帮助,让学生的基础更加牢固。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标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新课标培训心得9

  1: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3: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标培训心得10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一、提高了参加培训的认识、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

  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落实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四、转变理念、勇于创新、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五、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专业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新课标培训心得11

  20xx年8月27日我参加县里的初中英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那么下面我谈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梁启超说:“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我觉得这句话用于新课程改革本身很适合。因为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标准》之精要令人内心折服,之广博令人眼界大开,更注重英语课的人文性,注重英语学科的文化内涵。

  我觉得要从根本上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多读英语。而这也的确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在备课方面,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不同课型的处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对每个单元的对话处理以学生多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英语,另外从听课中我也渐渐领会到讲课重要的是要解决重点难点,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反而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因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要逐步学会合理处理课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且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

  现在的课程改革可谓热火朝天,但是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反思,比如有些人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课改是赶时髦,是走形式,是要让课堂热热闹闹,对学生不能批评不能惩罚…其实不然,那些并不是新课程的核心,教育改革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应新课标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地产生积累灵感。

  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共同携手并进,创造明天的辉煌吧!

新课标培训心得12

  课程的新改革,这无疑是教育的一个飞跃吧!听资深历久的老师说,新课程中加入了许多关于社会实践性的问题,这为学生们在以后社会交际与沟通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在许多老师与学生们看来美足不足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教育的方式不知从何着手,按老路子来走又怕跟不上潮流,要想开辟“新航路”,却又没有“圣经”可取,所以就只能过着“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凄惨生活了……

  第二,就说我们高二呢,现在又是搞什么新课程水平测试,没过关的听说还拿不到毕业证,更严重的是还有可能不允许参加高考。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将新课搁一边,去为这所谓的水平测试作准备,弄得如同高三一般,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第三……

  但奇迹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如何去合理安排时间与功课,让自己“新旧”两不误;如何让自己学习与娱乐有机结合……

  生活在这“水深火热”的学子们:让我们为自己创造出奇迹,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吧!!!!

新课标培训心得13

  我校一行语文老师六人于11月3号去铜仁参加全国xx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暨名师经典课例观摩”培训会。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课堂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

  几位专家的课各有千秋,总的来说他们都带来最前卫的教学理念,每一篇课文代表一类课的教授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教参的要求进行,与新课标有脱节,上课过于死板。以前还觉得自己上的课感觉还可以,可听了专家的课,才觉得相差太远。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赵志祥老师上的《鲸》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以往我们都是按教参教学生掌握说明的方法和鲸的生活习性,再设计一些问题来完成教学任务。而赵老师运用的方法是没有逐字逐句的讲,让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直接写在书上。其中,假设和举例的说明方法区分得很详细;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用小标题来概括,没有固定的答案,引导学生简洁写小标题。他的培训同样精彩——语文教学该回家。让我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语言文字的运用(多积累语言),防止逐字逐句的过度分析和远离文本的发挥,让学生多读。这一点点醒了我,我现在上的`是二年级,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要教学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体会感情等等。生怕哪个环节讲不到位,学生掌握不牢固。怕这怕那,结果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一头雾水,有时还怪学生笨。

  戴建荣老师的古诗教学更让人耳目一新,以前只知道平(一、二声)仄(三、四声),还不知道平仄还能学习古诗把握作者的感情。平——读得长一些,传递高兴、愉悦的心情;仄——读得短一些,传递悲伤的心情。古诗提倡浅唱低吟,遗憾的是戴老师教唱,时间太短没学会。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我一定好好反省,认真学习新课标,查缺补漏,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把学到的方法应用于自己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新课标培训心得14

  大家好,本次的学习分享我主要从课程内容里数与代数领域中第三学段的数与运算方面来谈谈我的学习感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调整了学段划分,旧版江小学阶段分为两个学段,分别是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而新版课程标准则是将一二年级划为第一学段、三四年级划为第二段、五六年级划为一段。

  要读懂课标首先要理解课标中出现的有关的行为动词:

  1、了解(知道):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举例说明对象。

  2、理解(会、认识):描述对象的由来、内涵和特征,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感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获得初步的理性认识。

  4、探索: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独立或合作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确定结论。

  通过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可以看出新课标里,非常强调“理解”和“感悟”,这也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传统课堂教那样让学生“记套路”、采取“题海战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培训心得15

  20xx年4月26日,我观看了王才程专家讲解关于20xx年版义务教育的《新课标解读与作业优化设计》的讲座,我在此次讲座中学到了很多教学理念和新技能,心里也有很多感触和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解读: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弃,品格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解读:跳出了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框框,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解读:这是一大创新点,首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同在作业设计、改革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呼应了“双减”的要求。

  4、增强了指导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5、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

  二、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一单元一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重视设计合理问题。

  三、优化设计数学作业

  1、作业的设计要源于生活,展现作业的趣味性

  2、作业的设计要百家争鸣,倡导作业的多样性

  3、作业的设计要思维提升,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4、作业的设计要加强实践,体现作业的应用性

  5、作业的布置要崇尚自主,凸显作业的多层性

  通过此次讲座使我明白,教师要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相关关键词:新课标 心得 培训,格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助你无忧写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zmiw.cn/html/70263.html
新课标培训心得15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